找到相关内容475篇,用时7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生命的终极关怀》之临终关怀(1)

    或有心态不正,或有方法不当,以致成效不彰,事倍功半,故第三章‘往生助念’,明助念之要点,以供行道时,。最后,家属虽依佛法办丧,然而不谙安慰技巧;莲友虽行念佛度亡,或有不懂开示要领,故末章‘开示范例’,举开示之范例,以供开示者参习应用。   是故,从生前到死后,自人间至佛国,《生命的终极关怀》诚是一本实用的生死书。欲临终关怀自他二利者,不可不读;欲遵依佛制处理丧事者,不可不读;欲...

    释信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1554042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从《金刚经》到现代人生

    我们会成家立业,成为别人的长辈,令下一代生欢喜心很重要。父母学佛了,,孩子跟着也会很欢喜,他会因为这下念欢喜种下善根。希望大多多注意。   我们还是回到《金刚经》里来。《金刚经》里讲无相布施,...ldquo; 有 ” 是差别。万法皆空,但是万法又是井然存在的,万有差别,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空。还有更确切的比喻,空父亲,有如母亲,严父慈母,空不容易把握,有容易令人亲近。我们往往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154563.html
  • 慧能无念功夫的实践方法

    时,主体之处处之展现示现,是主体之地展现而示现佛身成“法身佛”。此即于自性中实现此“清净法身佛”之操作方法。实际上是以“法身清净”的知识概念说明学佛成佛的实践方法的要领,要领就在自身自性...、坐、卧常行一直心是也。净名经云:‘直心是道场,直心是净土。’莫心行谄曲,口但说直,口说一行三昧,不行直心。但行直心,于一切,勿有执著。迷人著法相,执一行三昧,直言常坐不动,妄不起心,即是一行三昧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2654808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3)

    在世时,对僧团也需要管理整顿。你们若是好心好意,无论是什么方式,根本就不存在有任何过失。当然对于任何一件事情,大家都应该共同协商,每个人也不要有嫉妒心和各种争议。这样的管理,对世间和佛法的圆满都...精神,是教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认真修学,成就自己真实的功德。  “获得甚深正法利”,利是利益。惟有信愿圆满,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。现今,要获得甚深正法,太难了。末时期,邪师说法恒河沙。邪与正,很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557058.html
  • 《张力的消解——禅学的佛学批判》目录、引论

    的新理论及新实践。二十世纪初成形的“人间佛教”已经提出数十年,但由于种种原因,至今它的口号色彩远远大于理论色彩。也就是说,它还缺乏必要的理论充实与阐述。  理论是实践的升华,此点不在话下。几十年...禅净双圆的实相念佛,而禅净双修,更成为近千年来无数学佛人所履践的路径……  直到如今,汉传佛教寺院、僧尼的法脉,十之八九皆属禅宗。所以,说“佛学之高,莫如禅宗!”(杨文会语)、“中国佛学特质在禅”(太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4057911.html
  • 《张力的消解——禅学的佛学批判》第三章

    佛教一直都存在着“义理派”与“修行派”之争,在修行派的人群里,固然有少部分精英份子实践释尊住世的僧伽行,但大多愚失愚妇还是将佛教引向了民间秘密教。在世人眼里,寺庙兼具神祠的功能,僧尼兼充巫祝的...上的“思”只能加剧“世界”与“世界”的分裂,而禅宗的“无思之思”直接指向之真佛,在这种思维方式下,一尘一毛皆佛境界,一沙一滴皆佛境界,一大千世界乃至微尘华藏皆佛境界,所以,此“心”所及的“真佛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4357914.html
  • 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

    智慧、慈悲等等精神落实在自己身上,然后将菩萨对众生的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地传递给众生。教育众生破除迷信,启迪觉性、开发淳善真智。最终摆脱痛苦,实现人与人、人与自然、身与心、精神与物质的彻底和谐。...作思惟,而修行。[4]   表[5]所示:   ┌─随信行───从信(精进)门入   声闻乘二种行人─┤   └─随法行─┐   ├─从智门入   ┌─智增上─┘   大 乘 二种...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1059208.html
  • 禅学反思

    禅之为禅的特质的否定。那么,禅的特质是什么?保持怎样的特质,才能使禅法的弘扬,不失其本?   通过对中国禅宗源流通贯抉择,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认识,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,禅的特质在于中国佛教。禅是...的灯史,《传法宝纪》、《楞伽师资记》,在序言中,都引证了《楞伽经》文。弘忍弟子曹溪惠能的法门,实际上也还是《楞伽》的如来禅。”“以‘楞伽印心’,达摩所传的禅法,本质是‘如来藏’法门;‘如来禅’就是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859715.html
  • 律制生活--论经忏佛事及其利弊得失

    ,尽可能都以信施(不是卖买)来维持。不得已而非做「经忏」不可者,则佛事是斋主与僧众双方的修持,凡做佛事,僧众固该,虔敬以赴,斋主合家,也该跟随僧众,参加礼诵,以其超荐先亡的机会,共浴佛教的甘露...,但那是诵来教人修行。诵经最有名的,要算是阿难尊者了,他在佛灭之后,由摩诃迦叶所召集的大会中,向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(连他自已共为一千,亦有说是五百人的),宣诵佛在世时所说的一切法要,那就是佛教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0960403.html
  • 自利利他论

    始知梦中之恩怨爱恶、喜怒忧惧,纯属自做自受。佛陀以其大觉观之,人生亦复如是。故《金刚经》云:“一切世间梦幻泡影,露亦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  自利利他不二  若能会得自他一体、分而不隔之,则自利...甚于此者乎?  其他四度,持戒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亦复如是。  2.3何以自利即是利他?  自利即是利他,乃对菩萨而言,因其自利为之自利故也。凡夫之自利,起于我二执,出入颠倒妄想,自利尚...

    净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561056.html